咱們今天專門梳理硝化和反硝化的核心知識,還有實際應用里常遇到的問題,看完能幫大家少踩坑~
一、先搞懂 3 個基礎概念
1、硝化反應
簡單說,就是在有氧氣(好氧)的環境下,靠兩種自養型微生物 —— 亞硝酸鹽菌和硝酸鹽菌,把水里的氨氮先變成亞硝酸鹽氮,再變成硝酸鹽氮的過程。整個反應分 “亞硝化” 和 “硝化” 兩步走,核心是靠這兩種菌的作用。
2、反硝化反應
和硝化相反,反硝化得在沒氧氣(缺氧)的環境下進行。靠的是兼氧性的脫氮菌(也就是反硝化菌),把之前硝化出來的亞硝酸鹽氮(NO??-N)和硝酸鹽氮(NO??-N)還原成氮氣(N?),這樣氮就從水里跑掉了。
反硝化菌是異養菌,缺氧的時候它會拿硝酸鹽里的氧當 “電子受體”,再拿有機物當 “電子供體” 來獲取能量,同時把有機物氧化穩定。對應的反應方程式是這樣的:
NO?? + 3H(電子供給體 - 有機物)→ 0.5N? + H?O + OH?
NO?? + 5H(電子供給體 - 有機物)→ 0.5N? + 2H?O + OH?
3、短程硝化反硝化
這個是簡化版的脫氮工藝。短程硝化就是氨氮(NH?)只變成亞硝酸鹽根(NO??),不再往下變成硝酸鹽根(NO??);然后亞硝酸鹽根直接變成氮氣(N?),這叫短程反硝化。整個過程就是 “NH?→NO??→N?”,能直接把水里的氨氮去掉,步驟更短。
二、影響硝化反硝化效果的 9 個關鍵因素
這部分數據很重要,實際操作時照著調,效果會更穩~
1、pH 值
? 硝化反應:適宜 pH 是 7.0~8.0。其中亞硝酸鹽菌在 7.0~7.8 時最活躍,硝酸鹽菌在 7.7~8.1 時活性最好;要是 pH 降到 5.5 以下,硝化反應基本就停了。
? 反硝化反應:最適 pH 是 7.0~7.5。
? 要是同步做硝化和反硝化,考慮到兩者堿度的消耗和產生,最適合的 pH 大概是 7.5。
2、溶解氧(DO)
? 硝化:DO 得保持在 2~3mg/L,最低不能低于 1mg/L;要是 DO 降到 0.5~0.7mg/L 以下,氨氮的硝化就會被抑制。
? 反硝化:得在缺氧環境,DO 要控制在 0.2~0.5mg/L。因為氧氣會和硝酸鹽搶 “電子供體”,還會抑制反硝化菌里關鍵酶的活性。
3、溫度
? 硝化:適宜溫度 20~30℃,亞硝酸鹽菌最適溫度是 35℃,硝酸鹽菌是 20~40℃;15℃以下,硝化速度會掉得很厲害。
? 反硝化:最適溫度大概 30℃;低于 5℃或者高于 40℃,反硝化基本就停了。
4、堿度
一般污水處理廠的堿度要維持在 200mg/L 左右。這里有兩個關鍵反應的堿度變化,大家可以參考:
? 硝化時:把 1g 氨氮氧化成硝酸鹽氮,大概要消耗 7.14g 碳酸氫鹽(按 CaCO?算)的堿度。
? 反硝化時:把 1g 硝酸鹽氮還原成氮氣,大概能產生 3.57g 堿度(按 CaCO?算),還需要 2.86g 左右的有機物(按 BOD5 算)。
另外,微生物分解 1mg 有機碳源(BOD5),大概能產生 0.1mg 堿度(按 CaCO?算)。
5、碳氮比(C/N)
? 硝化:硝化菌是自養菌,硝化池里有機碳不能太多,不然異養菌長得太快,硝化菌就搶不到營養了(控制好 BOD5/TKN 的比例)。
? 反硝化:反硝化菌是異養菌,得靠有機碳當 “電子供體”,所以碳源越足、C/N 越高,反硝化效果越好,總氮(TN)去除率也越高。要是 BOD5/TN>3,碳源夠了,不用額外加;要是不夠就得補。
6、水力停留時間(HRT)
? 硝化:HRT 控制在 4~10 小時就行。
? 反硝化:HRT 控制在 1~4 小時。
要是 HRT 太短,菌沒來得及反應就流走了;太長也沒用,反而會讓菌 “餓肚子”(有機負荷太低),活性下降。
7、污泥停留時間(SRT)
硝化的 SRT 一般控制在 10~20 天。因為硝化菌長得特別慢(最大比生長速率才 0.3~0.5 天?1),SRT 必須比它的 “最小世代時間” 長,才能留住足夠的硝化菌;但 SRT 太長也不行,會讓菌缺營養死亡。
(小解釋:比生長速率 μ—— 就是每小時每單位質量的菌體,能增加的菌體量)
8、氧化還原電位(ORP)
? 硝化段:ORP 大概在 + 180mV 左右。
? 反硝化段:ORP 在 - 50~-110mV 之間。
ORP 能反映水的氧化還原性,數值越高氧化性越強。尤其 DO 低的時候,DO 稍微變一點,ORP 就會有明顯變化,所以可以靠 ORP 間接控 DO。
9、碳源投加量
關鍵是知道不同碳源對應的 COD 和 BOD5—— 比如甲醇、乙醇、乙酸、乙酸鈉、葡萄糖,它們各自 1 克能對應多少 COD、多少 BOD5,投加時按這個算量就行(原文沒給具體數值,實際用的時候可以查對應參數)。
三、19 個常見問題及解答(實操必看)
問題 1:實際用的時候,反硝化的碳氮比控制在多少好?5 以下還是 6~8?
答:個人覺得控制在 6~8 比較合適。
問題 2:鹽度 2% 會抑制硝化菌,這里說的鹽度是純氯化鈉嗎?
答:實驗室里用的是純氯化鈉;實際應用中可能會有點差別,但基本控制在 2% 左右,超過的話菌種活性會受很大影響。
問題 3:你說的這些菌,適合普通活性污泥法,還是也能用于接觸氧化、載體流化床?
答:都能用。只要是生化處理系統,理論上都能加特殊菌種來強化效果。
問題 4:城鎮污水處理廠,硝化菌一般投加多少量?
答:主要看兩個數據:一是進水氨氮濃度(一般 30~50mg/L,出水要控制在 5mg/L 以下);二是停留時間。城鎮污水廠用硝化菌不多,大概是十萬分之一的量,建議前期投 3 次,效果會更穩。
問題 5:硝化細菌抑制劑里的 N-serve 是什么東西?
答:是一種復雜的化合物,叫 2 - 氯 - 6-(三氯甲基) 吡啶。
問題 6:硝化反硝化需要補堿度,用碳酸鈉和氫氧化鈉哪個效果好?區別大嗎?
答:碳酸鈉效果更好,但價格也更貴。
問題 7:硝化菌耐毒性沖擊的能力怎么樣?反硝化菌的負荷一般是多少?
答:硝化菌耐毒性沖擊的能力通常不太好,因為它是自養菌,有毒物質多了影響很大;反硝化菌的負荷沒法一概而論,得看池子里菌的量。
問題 8:我們的 AO 工藝運行時,好氧池 pH 是 6.2,COD600mg/L,氨氮 140mg/L,pH 調到多少合適?加片堿在好氧池行不?
答:pH 調到 7.0~7.5 就行,加片堿是可以的。
問題 9:你們的硝化菌、反硝化菌是固態的嗎?需要活化嗎?
答:硝化菌是液態的,反硝化菌是固態的。
問題 10:很多特種廢水水量不大,想知道菌種制備成本高不高?還有從制備菌種到看到處理效果,大概要多久?
答:一般菌株都能快速大規模制備。成本要看菌株:芽孢類菌株成本低,硝化菌是化能自養型,成本相對高;要是需要特殊保藏,成本也會增加。通常菌株加進去后,一周左右就能看到效果。
問題 11:特定菌種投進去后,要是進水沒沖擊,會不會自然衰減?比如石化廢水處理案例里,出水先降后又波動上升,這是為啥?
答:和菌株種類有關。有些菌能在環境里長期存活,基本不衰減(比如硝化菌);有些菌會慢慢衰減,這時候就得補加。因為活性污泥系統里,外來菌種會和本土菌競爭,競爭不過就會減少。
問題 12:硝化和反硝化的速度有數據嗎?比如 1 克細菌每小時能降解多少氨氮或硝酸鹽?
答:硝化速率最好的能到 800mgNH??-N/(L?h);反硝化速率不太好測,目前給不出準確數據。
問題 13:很多文獻說硝化菌對氨氮起始濃度有要求,怎么看這個事?
答:氨氮濃度太高對硝化菌是有抑制的,哪怕它是專門降解氨氮的。
問題 14:成熟的菌劑能適應各種廢水水質嗎?對不同水質的適應周期要多久?
答:菌劑對不同水質都有個短暫的適應期。一般硝化菌 3 天就能起作用,7 天內肯定能看到效果。
問題 15:測過表面活性劑對硝化菌的影響嗎?硝化菌的抑制劑還有哪些?
答:表面活性劑沒測過;抑制劑有很多種,大家可以自己查一下具體類別。
問題 16:除了乙炔,還有哪些常見物質會對硝化菌、亞硝化菌有毒性?
答:常見的比如對革蘭氏陰性菌有影響的抗生素,還有銅等重金屬,這些對它們都比較敏感。
問題 17:反硝化菌在缺氧區停留多久效果最好?
答:要看硝酸鹽的量和菌種濃度 —— 硝酸鹽越多,需要的停留時間就越長。
問題 18: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世代周期有多長?
答:硝化菌是化能自養菌,長得慢,世代周期長,通常繁殖一代要 10 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這也是它成本高的原因);反硝化菌是一大類菌,只要能把硝酸鹽變成氮氣的都算,世代周期短、長得快,市面上常見的反硝化菌,繁殖一代只要幾十分鐘。
問題 19:把回流直接回到厭氧池,反硝化菌能充分發揮作用嗎?
答:肯定不行!因為反硝化得在缺氧環境下進行,厭氧池的條件不滿足。
掃二維碼 微信關注
詳細咨詢
聯系綠豐環保
12年專注食品工業水治理一站式服務
在這里統統幫您解決!
地址:河南省新鄉市國家863新鄉科技產業園T12
15343739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