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創新,共創共享
在污水運營調試相關工作中
經常需要做兩個實驗一個是SV30實驗另一個就是生物相觀察實驗江湖中有學者將這兩個實驗并稱為現場運營調試的“兩把刀”
今天就來講一講生物相觀察實驗
這個實驗里我們的觀察對象是
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為什么把原后生動物作為活性污泥系統的指示性生物?
因為活性污泥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是細菌群體而原后生動物是吃細菌長大的所以原后生動物的種類,數量以及生活狀態的變化都可以反映出系統中活性污泥的狀態
作為活性污泥系統的指示性生物在《活性污泥法工藝控制》一書中將原后生物分為三類
1、非活性污泥類
顧名思義非活性污泥類是指不是正常活性污泥狀態下應該看到的原后生動物這類原后生動物出現時標志著活性污泥系統發生故障在非活性污泥類中
只出現原生動物
常見種類如下
這類原生動物有以下5個特點:
1、體型很小
2、一般不具有鞭毛
3、活動非常快速
4、以游離細菌為食
5、數量驚人
為什么非活性污泥類生物大量出現時
水質會變差?
這類原生動物以游離細菌為食
當進水負荷偏高時
會出現許多游離細菌
此時這類原生動物就會大量繁殖并且還會靠著破壞菌膠團結構來主動獲取游離細菌使得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變差
2、中間活性污泥類
這類原后生動物出現時往往預示著活性污泥系統處于過渡期這里的過渡期有3種第一,活性污泥由正常向惡化轉變第二,活性污泥由惡化向正常轉變
第三,活性污泥初期培菌階段這類原生動物出現的頻率不會太高
因為你的水質不可能一直處在過渡期在中間活性污泥類中
也是只會出現原生動物
常見種類如下
這類原生動物不僅可以捕獲游離細菌也可以捕食菌膠團還可以通過破壞菌膠團釋放出游離細菌通常有以下3個特點
1、體型柔軟
2、大型鞭毛蟲和慢速游動性纖毛蟲并存
3、不具備剛毛
3、活性污泥類
這類原后生動物就是
在正常的活性污泥狀態下應該出現的也就是說,看到這類原后生動物就表明活性污泥成熟
出水水質是好的
在活性污泥類中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都會出現常見游離型原生動物種類如下
常見附著型原生動物種類如下
活性污泥類原生動物有以下4個特點
1、體型比前兩種要大
2、具備剛毛或纖毛可在菌膠團中穿梭
3、攝食游離的菌膠團
4、活動緩慢
為什么活性污泥類原生動物的存在
預示著活性污泥的成熟?
第一,這類原生動物行動緩慢
不會對菌膠團造成破壞
第二,為了避免被這類原生動物捕食
菌膠團們努力聚集在一起
加強了活性污泥的絮凝作用
第三,附著型的原生動物攝食游離菌膠團
凈化類活性污泥系統中的細小絮團增強了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
常見后生動物種類如下
后生動物以菌膠團為食
鏡檢出現后生動物時說明活性污泥運行正常但是當后生動物大量存在時也不是件好事它預示著污泥的老化
最后總結
當工藝參數變化時原后生動物的表現如下
掃二維碼 微信關注
詳細咨詢
聯系綠豐環保
12年專注食品工業水治理一站式服務
在這里統統幫您解決!
地址:河南省新鄉市國家863新鄉科技產業園T12
15343739724